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車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清水社區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創文明城市

張家口金牌應急救援服務隊是這樣煉成的

2023-03-05 12:16:58  來源:張家口日報

  張家口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隊員們整裝待發。

  翻開張家口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的筆記本,一筆筆,一行行,一件件,清晰地記錄著成立14年來的每一次緊急救援,每一次迎難而上,每一個生死關口,每一個感動瞬間……14年間,扉頁已然磨損,紙張早已泛黃,但它愈加厚重。服務中心成員也從9名臨時隊員發展為數千人的隊伍,成為張家口最鮮活的公益名片。

  時間撥回到2008年,汶川地震災區,陽原人陳淑紅獨自奔赴災區參與救援,第一次見到了網名為“隨波”的下花園“老鄉”王東升等人。張家口9名“老鄉”組成臨時志愿服務隊。他們也是之后張家口藍天救援隊的元老級隊員。救援工作結束后,王東升受其他社會救援組織的啟發,于2009年正式注冊成立張家口藍天救援隊,由此開啟了公益救援之路。

  2009年5次參加蔚縣小五臺山救援;

  2010年參加四川玉樹地震災區救援;

  2013年參加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救援;

  2014年參加云南魯甸地震災區救援;

  2015年參加緬甸水災救援,尼泊爾地震災區救援;

  2016年跨省打撈內蒙古溺水遇難者;

  2021年參加鄭州暴雨救援……

  他們身穿“閃電藍”,堅守在事發現場每個需要提醒的角落;出現在每一個需要固定的地方;帶給了現場群眾信心和希望;為每一個身處險境的生命而努力,被譽為“新時代的雷鋒群體”。

  陳淑紅介紹,隊員們來自各行各業,有工人、農民、教師,也有政府公職人員、企業主管和個體工商戶。作為官方救援的輔助力量,他們的點滴行動點燃了更多張垣人的公益火花。2014年,藍天救援隊在我市所有縣區成立分隊,志愿隊員增加至130多名;2015年,正式注冊為張家口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,有正式隊員68人,志愿者190人;2016年,全隊已有合格技術人員76人,志愿者超出300多人。時至今日,正式隊員達到1114名,預備隊員883名,志愿者2000余人……

  張家口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隊長陳淑紅說:“我們要爭做新時代‘雷鋒’。哪里需要,我們就趕去哪里!”2020年,“防疫”這兩個字眼,第一次進入張家口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的任務表里。整整三年時間,他們在“疫”線沖鋒陷陣,消殺、值守卡口、站崗、核酸檢測……每一個急難險重的時刻,都有那一抹藍色在閃耀。背著幾十斤的消殺桶穿梭在大街小巷,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一線采集核酸,深夜在各交通卡口站崗排查,只要一聲令下,每一個人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,第一時間響應,第一時間報備,第一時間集結,第一時間行動,第一時間到達,第一時間行動,最后一個撤離,這是所有隊員的信念。三年來,隊員們消殺面積大約5000多萬平方米,為張家口成功戰“疫”貢獻力量。

  14年來,“閃電藍”足跡遍布懷柔慕田峪山脈、蔚縣小五臺、北京箭扣長城、靈山山脈、天皇山景區、赤城大海坨山、淶源等地,搜救野外遇險人員;投身洪區救援,身影出現在赤城云州水庫、趙川水塘、洋河南水庫、多倫湖、潘家口水庫、官廳湖等開展救援活動。據統計,截至2022年,張家口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溺水救援150余起,解救遇險人員630余人,尋人470余起,大型安全保障16余次,安全宣講180余次。

  雷鋒時刻執行著入席提倡的“為人民服務”的宗旨,幫助人民,雪中送炭,不圖名利,始終如一。這么多年來,張家口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隊員們參與救援都是“A A制”。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個人以現金形式的社會救助,只接受沖鋒舟、急救包等救援裝備的捐助?!瓣犖橄胍L遠發展,必須將個人利益放在其外,這是我們的一條鐵律,誰都不能打破?!?/p>

  采訪中,隊員們表示,“雷鋒”已成為一個符號。在新時代,“閃電藍”將繼續用實際行動努力踐行雷鋒精神。(記者 臧波)

編輯:張燕梅
河山新聞
移動客戶端
張家口日報官方
微信“張小全兒”
張家口新聞網
官方微博
抖音掃碼
關注@張家口NEWS
【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】
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

高清黄a片